愛旭股份陳剛:BC是單結晶硅時代終極技術,年底高雙面率ABC組件將正式推廣
文/曹恩惠
9月初,隆基綠能對於BC電池將成爲未來光伏主流技術路線的表態,迅速將該技術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實上,在此次技術爭論風波未起之前,BC電池技術早有了“先驅”——2021年,愛旭股份首次向行業內發佈ABC電池產品,但彼時業內對於BC技術的討論不溫不火。
然而,正如晶科能源是TOPCon技術的“擁躉”那般,愛旭股份後續同樣鍾情加碼對ABC電池、組件的產能投入。預計到2023年底,該公司ABC電池、組件一體化產能將達到25GW。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股神加持也別買!他稱台積電「一堆人等抓交替」
“ABC足以讓愛旭保持5-8年領先優勢”
他手機藏內褲想作弊…下體卻誤觸這開關 褲襠射出一束光東窗事發
9月19日,愛旭股份董事長陳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採訪時表示,BC是單結晶硅電池的終極技術,而愛旭在研發、量產、產業鏈生態構築方面,確實走的比較早也比較快,“我個人認爲,現在的ABC技術路線足以讓我們在未來5-8年保持領先優勢。”“另外,從光伏的第一性原理——度電成本來看,BC現在比任何技術都更有優勢。這是毫無疑問的。”
客觀而言,當前PERC電池技術的餘溫尚未消失殆盡。據陳剛介紹,目前愛旭的PERC電池能封裝出555W的組件,仍然具備經濟性和競爭優勢。作爲國內頭部光伏電池龍頭廠商,高效、可靠的大尺寸PERC電池片仍是當前愛旭股份的主要盈利來源。
PERC業務作爲愛旭股份的“現金奶牛”,體現在財報上的成果頗豐。今年上半年,愛旭實現營業收入162.49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3.09億元,同比增長110.60%。
財務數據的表現代表着過去公司在PERC時代獲得了良好的行業競爭力,打下了厚實的“家底”,而ABC產品訂單不斷、產能穩步放量,則代表着愛旭股份的未來。
不可否認的是,愛旭股份對ABC技術的傾注,的確是在“押注”一個未來。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整體研發費用約7.90億元,同比增長41%。據悉,其研發方向主要包括匹配ABC電池技術的新一代硅片、ABC電池及組件量產技術工藝以及基於ABC技術平臺的下一代疊層電池的研發工作等。據瞭解,愛旭股份近三年的研發投入超過24億,並且研發方向高度聚焦。這可能也是其在行業內率先開發並量產出ABC產品的重要原因。
提效、降本、產能規劃均逐步清晰
陳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們認爲ABC電池技術的理論效率極限是29.4%,目前電池平均量產26.5%左右。在可交付的組件功率瓦數方面,182尺寸的72版型可實現610W、54版型2平方米的版型可實現450-455W的大規模批量交付。並且在此基礎上,每年增加10-20W也是有可能的,組件功率做到650W也是有可能的。”
陳剛也進一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了ABC電池轉化效率的規劃目標——目前,該公司ABC電池量產效率爲26.5%,下一步提升至27%-27.5%,而ABC電池量產的極限約28%。
此外,無柵線的產品特徵是ABC組件的主要特徵之一,其背後的無銀化技術同樣受到業內關注。
陳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作爲國內目前唯一一家可以大規模低成本量產無銀化工藝的公司,我們的無銀化技術比較成熟。而且,我們無銀化相關的這一段工序的成本,包括電費、設備折舊等,已經比現在的銀漿柵線印刷工藝低了。另外,在整個ABC產品的物料方面,我們九月的物料成本和TOPCON產品的物料成本基本上打平了,接下來就是要關注整個生產、運營效率的提升和降本。”這也說明愛旭確實正朝着半年報中關於2024年6月ABC組件成本與TOPCON組件成本基本一致的目標穩步推進。
眼下,愛旭股份ABC產品的整體產能規模的擴張節奏同樣備受關注。
按照公司規劃,至2023年末,預計珠海10GW年產能電池及配套組件項目可以全面投入使用,併力爭實現義烏15GW年產能電池及配套組件項目的建成投產,建成後該公司將形成年產25GW的ABC電池及組件產能,明年會繼續建設濟南基地的10GW產能。另外公司也在規劃在歐洲的主要地區佈局一些產能。
談及歐洲產能的考量,陳剛表示,歐洲是中美之外的第三大市場,所以歐洲市場一定要深耕,要做紮實,在歐洲市場上打造高端品牌。據悉,愛旭在歐洲已經佈局了研發中心和銷售渠道,下一步是佈局產能。
不認爲BC天然雙面率低,年底將推高雙面率ABC組件
對於目前市場上關於BC雙面率低、只適用於分佈式市場的觀點,陳剛表示,每一個企業在BC領域的研究深度和投入不一樣,因此理解也會不同。對愛旭而言,基於技術可實現程度,第一步先切入單面,主打分佈式市場。
“但我認爲雙面也沒問題,雖然愛旭早期ABC雙面率只有30%-40%,但義烏即將投產的產能雙面率會提到65%左右。”陳剛進一步表示,隨着研究的深入和細化,通過努力提高技術精細度,把ABC雙面率做到70%、正面加背面綜合發電量多增加30W是有機會的。“公司目前就是按這個目標來規劃的,也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陳剛表示,並不認爲BC類產品天然雙面率低,目前雙面率值屬於技術發展初期的正常狀況。“這就像我們當年發明管式PERC技術,也是先把單面研究出來,然後做雙面,當時雙面成本也很高,通過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最後讓雙面率提升,同時實現了雙面的成本低過單面成本。所以,雙面率提升是一個精益求精的過程,隨着時間、隨着研發的投入一步步來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陳剛還透露,愛旭已經形成了較完整的ABC產品系列,能夠以不同的產品契合不同場景的客戶需要,並在裝機成本更高、電價更貴的細分場景下發揮ABC產品高發電量的更大商業價值。
陳剛認爲,過去通過一兩款產品應付各種各樣的客戶和場景的時代在未來會有所變化,因此愛旭將根據不同細分客戶/場景的需求,研發並製造不同的產品,通過迴歸客戶需求本質,創造價值並與客戶分享,來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